您好,欢迎来到沈阳育才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资料分享 > 资料 > 正文

2015年高考教育形势

发表日期:2014-6-10 作者:沈阳育才家教网 电话:159-4009-3009
事实摆在那里,虽说什么文科状元,理科状元什么的不在日照,但山东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状元说法,在2012年即取消了所谓的状元称谓,为何?状元一词自隋唐沿用至今,即使现在,个别省份依旧用状元在形容第一名。在科举制时的称号沿用至今,那我们所学的又跟过去所谓的有什么不同?科举制是封建的象征,状元亦是如此。因此废除状元名号的行为是正确的。


  再者,如今的教育机构,教育机制,已俨然腐败。
  在金钱、利益、关系充斥下的学校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?老师为了利益、冒着被吊销教师资格证的危险,顶风暑期开办辅导班,学校领导睁眼闭眼,好似无视。学校为了利益,将学生分成个三六九等、优良劣差,什么实验班、尖子班、小班层出不穷,屡禁不止。

  那么出现以上现象的根源是什么?一个词语足够:升学率。

  我想今年理科一本496,文科一本600多,全2000人,超过一半的一本率。
  升学率的提高带动学校的实力,成绩方出,校领导干部纷纷自伐其功,谁谁谁是我教的学生,谁谁谁是我给的辅导,弱智、白痴、阴险、幸苦学习十年寒窗,被老师一句话抢尽功劳。夸耀完自己,又不忘给其余学校蒙头一棍,这个学校学生素质差,那个学校的教学力量弱,综合来说,还是我们学校好啊。恶心、无语、又无奈。都是升学率惹的祸,素质教育下的我们,参与的依旧是应试教育。

  据山东教育厅发布消息,自2014年高考取消文理分科,从此我山东再也没有文科生、理科生的说法。首先、我对条例极为不满、钱学森临死时说过,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高精尖的优秀人才,他至死也没有说,那所谓的文科生多学一点理,理科生多学一点文,好无证据可言,或许是为了政治需要。这句话本来没错,均衡发展。但是他的前提和主语是文科生和理科生,即所谓的文理依旧在,只是兼容。多学一点,即可以不学。西方人的教育思维是:少—高—精--多。中国人的教育思维是:多—赘—繁—简。这便是为什么中国人素质落后于世界的根源,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,灵魂到最后空然无物,可怕。

  再者,文理不分科这句话就是换汤不换药,学时不分考试分。设想一下、你拼死拼学的学着九门课程,到最后给你来一半,坑爹也不过如此。所以该份的还是要分,教育想要变革,在如今的中国还是行不通的,国内的知名教育人士只是想留名于世,轰轰烈烈的来场大改革,苦的是谁?谁知道?

  其次,便是我们手中的九本教材,不一一列举。众所周知,语数外是主课,其余为辅。主课的意思很显然,重要,高考的分值高,终归是为了高考。副科分数低,可以无视掉。我想说这是对老师的不公平,一节课不管上什么都是45分钟,我们都要坐直身板听上45分钟,主科老师抢副科的课,副科老师骂主科老师狗娘养。老师之间的战火终归溅在我们身上,主课作业固然不少,副科也是多的不行。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。

  2015年高考,大家都可以看到,一本生不缺了,满大街都是,即使到时我们考上了一本、还是要被是哪所大学所困扰,时代前进了,教育制度却在后退,剩下独守原地的学生,眺望未来的命运…….